失散4.38亿年,新发现“古鱼兄弟”相隔不到200公里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3-05-15 12:20:48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发表文章,介绍了在江西九江武宁地区约4.38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九江江夏鱼。这一发现为赣西北和鄂东南地区下红层之间的对比提供了直接化石证据,同时印证了在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可能通过古地理研究中被称作九江海峡的狭长地域完成了南北迁徙,对于深入理解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及生物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新发现的九江江夏鱼和发现于湖北武汉地区的后棘江夏鱼均属曙鱼科,同一个属在不同的地方被发现,其生物地层研究意义重大。与江西武宁下红层清水组对比,武汉地区的含鱼地层在时代上应属特列奇早期而不是之前认为的特列奇中期,从而将该地区江夏鱼、汉阳鱼等盔甲鱼类的生存时代向前推进了至少200万年,然而特列奇中期武汉地区坟头组上部并不含有鱼化石,而是形成以腕足动物、三叶虫以及鹦鹉螺等无脊椎动物为代表的秀山动物群。这一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海水环境的进一步加深,该地区可能不适合盔甲鱼类的生存。

九江江夏鱼化石照片(盖志琨摄)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山显任介绍,系统古生物学研究是灭绝生物的“寻亲之旅”,研究团队继去年在江西武宁为浙江安吉的网状安吉鱼找到亲兄弟后,又在同一地点为湖北武汉的后棘江夏鱼找到了亲兄弟,并且二者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这表明两个物种形成地理隔离不久,刚刚分化成两个新物种。”

山显任认为,江西武宁志留纪下红层清水组的温塘化石组合的古鱼类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其他地区该组合的所有属种,说明江西武宁地区可能是盔甲鱼类辐射和扩散的中心之一,盔甲鱼类可能通过九江海峡完成了南北迁徙,继而扩散至安徽巢湖和湖北京山等地。

华南地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早期古地理图和盔甲鱼类化石产地(山显任修改自陈旭、戎嘉余, 1996; 戎嘉余等, 2012;)

九江江夏鱼化石发现及其研究的成果论文,由山显任在该所盖志琨、赵文金研究员联合指导下完成,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华)

x

热门推荐

失散4.38亿年,新发现“古鱼兄弟”相隔不到200公里

2023-05

美国为什么禁止吃淡水鱼_美国为什么禁止吃虾青素_世界快讯

2023-05

【环球速看料】北向资金大幅减仓股名单(附股)

2023-05

甲骨文进入智能化时代 数字“焕活”冷门学科|今日播报

2023-05

涉“履历造假门” 奥联电子及相关责任人遭公开谴责

2023-05

tf卡和sd卡的区别在哪里_tf卡和sd卡的区别 全球快播报

2023-05

“老采油”绽放青春活力 记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大庆采油四厂|天天时快讯

2023-05

【世界快播报】中铁十九局集团中标东莞市凤岗竹塘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2023-05

中超泰山VS沧州:李源一段刘愚首发 贾德松出战|世界快看

2023-05

造梦西游三朱雀精华怎么得? 造梦西游3朱雀精元怎么得有什么用|全球视点

2023-05

推荐阅读

小米开始在越南生产手机 此前主要在中国和印度

2022-07

市民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本周或有局地强对流天气

2022-07

内蒙古满洲里市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2021-12

微博博主“鹿道森”确认身亡 警方:排除他杀

2021-12

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确认身亡 尸体被打捞上岸

2021-12

黑龙江讷河第二轮全员核检结果皆为阴性

2021-12

2021天象剧场收官:月“会”群星、日全食、流星雨扎堆亮相

2021-12

陕西新增1例境外归国集中隔离期满确诊病例

2021-12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例

2021-12

宁夏银川警方破获2起以“互联网+物流寄递”为模式的特大毒品案件

2021-12